• 首页
  • 本室概况
    • 本室简介
    • 运行机制
    • 联系我们
  • 科研队伍
    • 学术委员会
    • 技术人员
  • 研究成果
    • 所获奖励
    • 发明专利
    • 标准规范
    • 学术著作
    • 学术论文
  • 学术交流
  • 文献服务
    • 技术文件
    • 其它文献
  • 下载中心
    • 文档资料
    • 相关表格
    • 软件
  • 科普基地
  • 研究方向
    • 农用地质量因素与过程
    • 农用地多功能诊断与评价
    • 农用地质量调查与监测
    • 农用地质量与产能提升
    • 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管理
  • 首页
  • 本室概况 ►
    • 本室简介
    • 运行机制
    • 联系我们
  • 科研队伍 ►
    • 学术委员会
    • 技术人员
  • 研究成果 ►
    • 所获奖励
    • 发明专利
    • 标准规范
    • 学术著作
    • 学术论文
  • 学术交流 ►
  • 文献服务 ►
    • 技术文件
    • 其它文献
  • 下载中心 ►
    • 文档资料
    • 相关表格
    • 软件
  • 科普基地 ►
  • 研究方向 ►
    • 农用地质量因素与过程
    • 农用地多功能诊断与评价
    • 农用地质量调查与监测
    • 农用地质量与产能提升
    • 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方向 > 农用地多功能诊断与评价

孔祥斌教授“对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超采区实施休耕”政策建议获汪洋副总理批示
  • [2013-12-31]
  • 农用地多功能诊断与评价方向简介
  • [2013-12-30]
  • 农用地质量内涵内涵与创新思考
  • [2013-12-30]
  • 国土资源报:耕地“位移”不容忽视—从生态空间格局优化谈耕保制度改革
  • [2013-12-30]
  • 国土资源报:防止农民财产权利“被代表”
  • [2013-12-30]
  • 国土资源报:守红线就是守家园—驳城镇化与保耕地冲突论
  • [2013-12-30]
  • « 上一页 12345678 下一页 »

    农用地多功能诊断与评价

          农用地是耕地、园地、林地、草地以及水域毗邻而形成自然与人工相得益彰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与格局,兼有生产与生活、生态、经济等多功能性。本研究方向旨在探索各类传统因素和非传统因素造成的农用地质量与功能变化及其机理,研制相关诊断评价技术和产品,为实现农用地多功能性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从农用地质量的内涵出发,研究农用地多功能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技术平台;基于多尺度的农用地等级变化野外监测,建立农用地多功能诊断理论与方法,实现对农用地功能变化信息的快速识别和预警;研究水土流失、沙化、土壤盐碱化、土地贫瘠化、土地干旱化和污染等导致的农用地质量退化机制与防治理论方法;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生产建设活动等造成的农用地质量下降与功能受阻的机理;研究农用地障碍因子消减、质量提升与功能重建的理论和方法。

    • 自然资源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土地整治网
    • 中国知网
    • 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 地理研究所
    • 中国GIS协会
    • 数字图书馆
  • 联系人:王艳飞       电话:010-62732956     电邮:wangyf@cau.edu.cn
  • 联系人:黎艳巧       电话:010-62732956     电邮:lrm@cau.edu.cn      
  • 传真:010-62732956     邮编:100035

  • 版权所有2012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电话:【66150085】 【66158085】 传真:【66150085】 【6615808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