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主任在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上的发言

添加时间:2016-09-18 作者: 来源: 添加人: 杨永侠

土地领域科技创新 郧文聚

各位领导专家,感谢部科技创新大会给我一个报告机会,向大家汇报“土地领域科技创新”。我的汇报分五个部分:国家需求、国际前沿、战略目标、重大任务和预期成效。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命系统的基础,为一切人类活动提供了土壤、能量、水和机会。这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二十一世纪议程》所提出的论断。地球陆地占其表面积的29%,中国拥有的陆地占全球的6%,但是中国人口却占全球的19%。中国陆地利用面临着高强度的人口压力。 土地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基本性质上说,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范围内的地质、地貌、气侯、水文、土壤、植被等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土地不是一个纯自然系统,而是一个由“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与“人类社会共同体”所构成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土地系统更复杂、领域广、因素多、作用大、机制复杂;土地不仅制约发展速度和水平,还根本上制约生存基础和质量。 从功能价值上看,土地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习近平同志说,“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土地对人类的贡献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土地是增长空间,保增长功不可没;土地是生产要素,“十二连增”靠地给力;土地是绿色之基,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基石。 决胜全面小康,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土地来保障、需要土地科技创新来支撑。2015年12月29日,姜大明部长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指出,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国土资源改革发展的引领作用,破解能源资源重大科技难题,深刻理解和把握颠覆性创新给国土资源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快国土资源科技体制改革,依靠科技创新打破瓶颈制约,实现新旧动力转换。姜大明部长为土地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

土地科技创新的使命,与“三深”不太一样,不是“进”,而是“守”。土地科技创新的使命是“守土厚生”,要守住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土地,要扩大资源生存空间。具体来讲,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研发新装备。形成自主研发能力,灵敏跟踪土地科技装备发展前沿,实现土地科技装备的及时有序更新换代,保持装备研发的先进性,更准、更快、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新数据,科学分析获得新发现,精准使用和管理新数据、新发现,服务“守土厚生”。 第二,提出新技术。运用新装备、新技术,获取新数据、形成新发现、做出新判断,实现更准的土地国情国力研判、更高的土地资源保障能力、更好的土地利用和管理秩序、更高效的土地监测监管能力。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创新感知土地的技术,用以获取更丰富基础数据,更精准的研判国情国力; 二是创新利用土地的技术,用以科学合理利用土地,优化国土空间开发,降低负面效用和影响,提高各类土地利用的效率; 三是创新整治土地的技术,用以拓展资源空间、消除土地利用障碍,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水平; 四是创新管控土地的技术,用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实施用途管制、更加高效规范的维护土地利用秩序,提高土地对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保障水平。 第三,总结新认识。在新装备、新技术的支撑下,总结新认识,发展土地科学理论。 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在土地问题上绝不能犯不可逆转的颠覆性战略错误。事实上,至少在土地科技创新问题上,我们已经犯了难以挽回的错误。好消息是“三深一土”的科技创新战略,今天宣布实施了。我们可以奋力赶超。 一、国家需求 我国先贤对土地的认识早有论断,2600年前的管仲说,“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yuan,上艹下宛)。”2000年前的许慎说,“土者,吐也,吐生万物。”这些论断,至今依然富有生命力。 土地科技创新,必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推进土地科技创新,我们认为,至少有六大理由: 第一,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资源监管效能,需要土地科技创新。这个创新最根本的需要新装备、新技术的研发,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科技的进步,这个领域是最为薄弱的方面,现在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第二,科学制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需要土地科技创新,把家底搞清楚。用更快、更准的感知技术,快速精准捕捉土地资源本底和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做好现状调查、变更调查。从耕地来看,一是数量变化,二是质量变化,三是价格变化。我们已经完成了两轮耕地数量质量的系统调查,摸清了耕地资源家底及其开发利用水平。 第三,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土地科技创新。在土地利用方面,土地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一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合理用地的规划、开发等技术保障;二是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土地资源安全的技术保障,三是为国家生态安全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土地生态整治的技术保障。 第四,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缓解土地资源环境约束,需要土地科技创新。13亿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民族生存线、生命线。坚守耕地红线,不仅要坚守数量,更要坚守质量、坚守生态。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领域,有几个重要制约必须通过土地科技创新来突破:一是拓展耕地资源空间,用发展颠覆性技术来增加耕地生产能力;二是提升耕地质量,特别是快速熟化、快速恢复健康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三是退化土地,损毁土地、污染土地的治理和修复;四是基于耕地资源空间,构筑国家土地资源安全屏障的国土整治技术创新,包括城市化地区、优势农产品产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海岸带的整治和修复技术。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实施重大工程,巩固和提升国家土地资源安全水平。 第五,提高土地资源保障能力,规范土地管理秩序,有效管控土地,需要土地科技创新。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实现对土地自然综合体系、土地利用系统和人地复合系统各种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快速精准感知、高效处理和及时应对。具体讲,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四级联动的监测监管系统;通过综合云大物移技术,实现全覆盖、全要素、全流程、全方位、全天候监测监管;通过“一张图”,实现土地精准监测监管的量值化、可视化、智能化。 第六,提高土地科技水平、创新土地科学理论,实现从起跑、跟跑到并跑、领跑世界先进水平,需要土地科技创新。这些年,我国耕地过度利用、利用不足和利用不当并存,对耕地资源造成很大伤害。“十二连增”使得对耕地资利用达到一个临界点,但总体上耕地资源仍然存在缺口,按照播种面积算,现在有25亿亩,大概还有7-8亿亩的缺口,这个缺口有可能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来实现。这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内容。藏粮于地方面,创新拓展耕地资源空间技术、提升耕地质量技术、耕地利用流程再造技术;藏粮于技方面,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挖掘耕地资源利用潜力,缩小潜在产能与实际产能之间的差距,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二、国际前沿 量值定义世界,精准决定未来。守土厚生,关键是科学认识土地、发展挖掘土地资源潜力的技术、运用先进的科学分析框架找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水平的途径和关键,最终发展土地科学理论。 (一)国际前沿 第一,土地是什么?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讲,土地是大自然无偿资助人类的地上、水中、空中、光热等物质和能力,土地不仅讲地球表面,还包括地上和地下。国际土地评价会议指出,土地是包括地球表面及上下的大气、土壤及地质、水文和植被,同时包括人类活动的结果,以及动物受人类活动影响,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影响。这就是说,土地是包括人、动物、植物和地表及其上下的自然环境诸要素、诸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土壤学教科书用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命圈、岩石圈5个圈层来表达。土地,包括地下的岩石、水文地质,地表的植被、动物、土壤、水文、地貌,地上的大气。所以,土地是一个有生命系统,不仅是一个自然系统,而且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同时还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当然,人类不同层次的需求对土地利用提出不同的要求。首先,可靠的土地保障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其次,不断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要求更高效地利用土地;再次,不断扩大的优美闲适的土地空间服务需求要求更加注重土地健康和土地生态;最终,走向生态文明的总要求,即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是当前对土地认识和理解的前沿。 第二,如何感知土地?用先进的技术装备获取丰富的土地信息,不仅包括土地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相互间的变化,还有获取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数据信息。 第三,如何合理利用土地?“三个注重”,即注重整体性、均衡性和高效优质。其一,理论上,注重研究土地的自然价值,经济社会价值和有序利用的相互关系,使之成为一个规律来指导土地利用;其二,利用上,注重重大的土地空间格局、重要增长级、重要土地利用优势区的塑造、提升和稳定,及其这些不同的土地利用空间之间的相互关联;其三,功能上,注重单一功能的品质和效率,更注重功能的复合,高效节约和立体开发。 第四,如何改造和保育土地?改造和保育土地靠土地整治,国际上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的新理念、新材料取得新进展,自然资源保护与乡村景观规划技术日臻完善,“田水路林”田间配套设施布设新技术新材料取得新突破。德国汉堡原有的高速公路,现在已经变成一个绿色走廊;伦敦的一个减排控制区,要使碳排放降低60%;荷兰的土地利用一边是路,一边是农田,中间是缓冲带,缓冲带是留给动物世界的。2005年,《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报告了这样一个事实:自然生态、集约农业利用、合理农业利用,对生产和生态之间的平衡关系是截然不同的。自然系统,维持一个良好的系统演化,没有作物生产;集约生产,肆意追求生产功能以攫取经济价值,对土地系统的非生产功能进行了摧毁式的打击;平衡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是可以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 第五,如何精准管控土地?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装备监管土地,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等。当前,基于网络化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技术突飞猛进,土地信息智能空间决策技术备受关注,多源、海量的土地基础数据平台建设逐步推进,土地信息监管逐步实现网络化、智能化、平台化。 第六,先进的科学分析框架和工具。要更好地感知土地、认识土地、管控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土地,需要有最先进的科学分析框架和工具。近十年来,国际上发展了以水-土-气-生-岩为对象的“地球关键带”研究,以更好地感知和认识土地,这些研究需要应用土壤、地球化学、水文、生态、农学、信息学等多个交叉学科。目前中英合作,也在中国启动了几个地球关键带研究项目。土地领域科技创新,要关注这个新研究框架。 (二)国内现状 从国内现状来看,土地科技创新起步晚,还处在起跑阶段,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下对比: 第一,土地调查评价技术体系基本形成,与世界先进水平“并跑”。完成了全国土地调查和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监测工程,开展了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开发了“天空地”一体化土地调查监测系统,发展了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法。 第二,土地利用和规划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处于“跟跑”向“并跑”发展的阶段。研发了“多规合一”和村庄土地规划技术,形成了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技术,提出了典型区域土地节约集约技术,如黑龙江商品粮基地建设技术、安徽产业转移用地技术、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用地研究、重庆内陆开发区用地技术等。 第三,国土整治工程技术实现了突破,处于跟踪“起跑”向快速“跟跑”发展的阶段。研制了盐碱地暗管改碱排盐工程技术装备,形成了毛乌素沙地砒沙岩造地、陕西南治沟造地技术,开发了低丘缓坡生态开发与土地生态修复技术。举三个挖掘耕地资源潜力的新技术:一是中关村的于家伊,发明了一项关键技术,用于对四川丑柑种植土壤的工程化改良,使常规改良需要五十年的过程,缩短为八年、两年。二是中国农业大学的胡树文,研发了新型盐碱土的综合改良方法,用于吉林西部的碱地改良种植水稻,当年改良,当年种植水稻,当年获得高产。三是中科院南土所的张佳宝,选择一种关键天然材料,配合其他技术产品,用于吉林西部沙荒地改良种植玉米,也是当年改良,当年见效,将新开耕地的熟化过程由原来的十年缩短为两年。 第四,土地信息化与监测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处于“跟跑”接近“并跑”的发展阶段。构建了国土资源全程一体化数据分析应用体系,建立了网络共享服务的高性能数据管理平台,基本建成“一张图”和三大平台为主体的信息化监管体系。 对比国内国外,调查评价领域接近并跑的水平,利用、整治、监测领域还处于跟跑水平,信息技术领域应用水平较高,但原创技术不行。所以,土地科技创新不是局部创新,而是整体创新。 我国的土地科技创新经过30年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现实基础。2000年以来,土地领域获得4个国家奖;2002年以来,在部科学技术奖的910项中,土地领域有139项,约占15%。2015年,土地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一个专业技术职业列入新修订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另外,土地领域有12个重点实验室,7个野外观测站。 土地科技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土地科研和监管装备研发能力不足;二是土地调查、利用、整治、修复、监管等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创新不足;三是土地科学理论创新不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和保护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平台期,各区域、各地方建设用地、农用地、生态用地的粗放开发、碎片化利用、系统性退化已经比较严重,非创新土地工程技术加以改良改造,以形成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就难以支撑更大更优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土地科技创新,就没有新动力、新空间、新格局。

三、战略目标 (一)土地科技创新使命“守土厚生” 土地科技创新有两个战略目标,一是改造土地改善用地,二是揭示土地自然系统、土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演化规律。土地科技创新的使命是“守土厚生”,具体体现在研制装备、研发技术和创新土地科技理论三个方面。在研制装备方面,要发展土地工程技术与装备,形成精准调查、精明开发、精细整治、智慧监管的装备技术支撑体系。在研发技术方面,一是要发展面向全部国土空间的观测、量测、探测、检测一体化的土地调查评价技术体系,二是要发展土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总体规划和优化开发利用技术体系,三是发展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突破关键技术和装备,建立区域技术优化集成和工程模式及示范,四是发展全天候、全尺度、定量化、立体化的信息保障技术体系。在创新土地科技理论方面,要深化节约集约用地规律,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理论和生命共同体理论的认识,到2030年进入世界土地科技领域的先进行列。 (二)土地科技创新战略目标 面向提升土地资源保障能力、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规范国土利用和管理秩序等国家重大需求,提升科学认知土地、合理利用和改造土地、高效管控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能力。针对土地资源要素构成、土地生产力提升、土地工程干预人地关系优化等关键共性问题,建立土地科学核心理论,形成耕地质量和产能提升、土地资源空间拓展和立体开发、绿色国土、智慧国土等成套技术的升级能力,摆脱技术装备研制对外依赖。突破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土地生态、不动产统一登记、土地信息化等关键环节的关键技术创新,2050年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国际第一方阵,为法治国土建设提供科学基础和依据。 (三)土地科技创新工作部署 土地科技创新需要在建设用地、农用地、生态用地和立体开发等四个领域进行部署。 第一个是建设用地领域,要聚焦建设用地布局散乱、粗放低效的问题,解决大中城市城市病日益严重、农村地区空心化等问题。要研制节约集约用地控制标准,构建工程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指标体系,研发城镇和功能区土地利用开发强度预警和管控技术、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不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村镇空废建设用地综合整治和土地再开发技术研究与示范,为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提供科技支撑。 第二个是农用地领域,要聚焦农用地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能力低下等问题,解决农用地酸、碱、薄、瘦、沙、粘、旱、涝等制约生产能力的障碍因素,开发高标准农田管护技术,研究典型区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研究典型区域耕地利用优化模式及效应评价方法,在东北、黄淮海、西北、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珠三角等地开展耕地质量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大力提升耕地资源的综合保障能力。 第三个是生态用地领域,要聚焦典型生态脆弱区的修复与保护问题,解决水土流失、贫瘠化、荒漠化、盐碱化等问题,开展京津冀风沙源区干涸盐湖地域荒漠化生态治理、呼伦贝尔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技术、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演变及综合治理技术、新疆干旱区盐碱地土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等,促进生态促弱区的综合整治和人居环境改善。 第四个是立体开发领域,要针对城市病和建设用地空间不足问题,研究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立体空间高效开发利用;针对耕地资源不足,研究设施农业和城市土地农业利用技术模式;针对快速增长的城市生态空间需求,研究城市屋顶绿化、生态墙、海绵城市、郊野公园等土地复合利用技术模式。 考虑到未利用地大多具有生物多样性、景观等生态价值,因此简单的称作未利用地并不是特别合适。考虑到耕地、林地和草地等农用地和城市中的公园、绿地和水面等在满足生产和休闲需要的同时同样发挥着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价值,因此这里所说的生态用地和农用地、建设用地在空间上是存在交叉的。过去讲土地的时候,都是平面空间,不能交叉,不能复合利用。现在看来,土地的复合利用是非常重要的资源空间。我国有1200多万平方公里(包含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空间,考虑到复合利用、立体开发,在未来通过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完全可以获得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的复合利用空间。 四、重大任务 (一)总体任务和战略部署 科技创新需要紧密结合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提升土地资源保障能力、规范国土利用和管理秩序等三个国家重大需求,以提升调查评价、规划利用、整治保护、监测监管等业务能力为目标,在建设用地、农用地、生态用地和立体开发四个领域内,推进和完成研制新技术新装备新系统、提供感知与评价技术、提供土地利用监测技术、提供利用整治修复技术、提供云大物移集成技术、进行工程示范和创新土地科技理论等七项重大任务。 在战略部署上,按照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三步走”安排,第一步,即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之时,土地科技创新要摆脱跟踪模仿,整体实现从“跟跑”向“并跑”转变,“三调”技术、高标准农田监控,生态整治技术,立体开发技术等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进入“并跑”行列。第二步,即203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之时,土地科技创新基本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整体实现“并跑”世界先进水平,突破并形成土地科技装备和系统的原创研发能力,实现用自己研发装备和系统来支撑土地科技再创新、再发展,再加速。第三步,即2050年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时,土地科技创新要拿出理论成果,揭示大经济体量、大国社会转型、快速城镇化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系统演化规律的揭示,进入国际领先水平行列。 (二)战略阶段划分和具体任务 战略阶段划分。“三调”、高标准农田监管、生态整治、立体开发等关键技术,具备协同创新能力,使我国进入土地科技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实现土地领域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形成研发土地技术装备和系统能力,使我国进入土地科技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揭示土地利用系统演化规律,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成为土地科技的世界强国。

具体任务: 土地工程技术关键装备和系统研发任务。研制一批土地观测、探测和检测技术装备,使土地调查与数据采集精度提高5-10%,耕地质量原位检测水平提升8-10%,土地利用和土地复垦利用决策系统可信度提高10%左右,强化对“精准调查” 、“精明开发”、“精细整治”、“智慧监管”的装备保障能力。 天空地一体化的精准土地调查技术创新任务。具体包含面向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空天观测技术,基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探测技术和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土地量测、检测和分析技术等三项研发任务。形成天空地一体化土地资源综合精准调查技术体系,形成系列技术产品。调查成本降低20%,调查周期提高15%,调查精度提高5%。 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和精明利用技术创新任务。具体包括:(1)面向新型城镇化,均衡集聚的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的监测评估技术与示范应用;(2)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新兴城市群的空间优化,内部增长边界和生态红线划定技术与监管;(3)快速增长地区、资源枯竭城市、海岛海岸带等典型地区国土开发工程技术,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技术、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技术等三项研发任务。形成土地资源空间优化支撑成套技术体系,应用示范区节地10%以上,单位GDP地耗下降20%,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和精明利用技术创新任务。具体包括:(1)土地利用系统要素、结构、过程与作用机理,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与综合监测技术;(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节地技术,生态用地与产业用地功能复合与增强技术,村镇居民点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优化布局与革新工程技术等亮相技术创新内容。 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任务,具体包括耕地质量提升理论技术、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技术、土地有机再生和造地技术和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技术等技术创新内容。 智慧国土与监测管控技术创新任务,具体包括:(1)基于网格定位“建管用”一体监测的高标准农田监管平台;(2)土地资源资产核算数据组织和应用平台;(3)基于互联网+的全覆盖全要素全流程全方位全天候国土资源精准监管系统与平台;(4)基于大数据深度挖掘、知识发现、态势感知、决策支持的五级互联互通的智慧国土技术等技术创新内容。 发展土地科学理论创新任务,具体包括:(1)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优化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土开发格局演变规律与效应,均衡集聚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理论与方法,探索城市群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红线的互作机理与调控技术;(2)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论与方法,研究土地生态系统作用机理与景观过程效应,研究土地利用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理,主动应对全球变化的绿色国土网络建设理论与方法,研究土地生态系统要素、结构、功能、格局与相互作用机理;(3)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护理论与方法,研究耕地质量关键要素及时空变化规律,探索生产力要素对生产力的协同作用机制,探索耕地质量提升与耕地产能利用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不同区域“土、水、机、农”要素协同机理与产能快速形成理论等三项技术创新内容。 (三)土地科技创新“十三五”重点目标 率先形成土地立体调查评价技术体系、耕地功能复合和永续利用技术体系、建设空间节地技术体系、城市空间立体开发技术体系四大技术体系。调查监测评价-利用保护管理的全流程技术体系基本形成,调查与创新融合发展。土地整治科技水平大幅提高,支撑生态国土、耕地质量提升、节约集约利用。全天候立体观测、全覆盖多尺度监管和定量化评价及可视化表达的智慧国土新平台基本建成。土地科学与工程的创新体系、平台、机制取得突破。 五、预期成效 预期成效。突破土地资源约束,迈进世界科技创新第一方阵。一是形成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自主研发土地调查技术与工程装备的能力。二是提供土地调查与评价成套技术,实现十年一升级。三是提供全面节地和形成均衡增长、疏密相宜的国土空间利用格局的技术方法和情景分析支持。四是提供保障耕地资源安全的技术及快速形成新耕地产能的工程技术模式。五是提供规范有序的土地利用监测监管系统,实现开放共享的土地数据服务。六是揭示快速现代化下的土地利用演化规律及其环境生态效应,发展土地科学理论,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保障措施。搭建国家级土地基础创新平台,集聚高端科技人才,整合创新资源,快速形成科技创新能力,用科技创新引领三位一体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支撑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一是实施大项目,整合土地领域的各类科技资源,统筹协调土地领域各类工程科技的发展,在土地工程科技国家战略、规划、布局、政策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积极承担国家土地领域研究。二是组建大平台,有计划地推进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建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在重大、关键、共性问题研究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三是构建大网络,建设土地基础信息共享平台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平台,在现有野外科研基地基础上,依托国土资源系统各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的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进一步完善和建设国土资源部野外科研基地网络体系。四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建立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示范推广的部—省联合推进机制,促进基层土地工作现代化。加快发展土地领域相关大学、企业等行业科技队伍,使之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