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十連增”及主要農産品的持續穩定供給,對當前如何通過提高耕地品質等措施,在耕地資源日趨緊張背景下保持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産品持續穩定供給,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
耕地“體質”不容樂觀
“全國耕地條件並不樂觀,取得‘十連增’的成績殊為不易。”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邦傑説,“我國耕地品質總體不高。根據國土部完成的全國農用地分等定級成果,優等地僅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2.7%,高等地佔30%,中、低等地佔67.3%。”
據測算,我國耕地底線應保持18億畝,但18億畝耕地內部的條件差異很大。在現有耕地中,田坎、溝渠、田間道路就佔去了約13%。同時,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有灌溉條件的耕地只佔45%,25度以上的坡地近1億畝。而且,耕地中既有1年3熟的優質高産高效農田,也有3年不落雨的基本農田,生産能力差異很大。
除了底子薄,耕地空間佈局也厚薄不均。在國土部全國耕地品質等級評定中,圈定了51片優質耕地集中分佈區域,約含10億畝耕地,其中6億畝可灌溉。而我國83個50萬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有73個分佈在這51片優質耕地集中區。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鄖文聚説,這意味著我國最需要保護的集中連片優質耕地分佈區域,與經濟發展最強勁的區域在空間上是交疊的。
同時,土壤遭受的污染現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據統計,我國受各種成分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專家認為,耕地污染與不合理使用化肥有直接關係。我國耕地不足世界的10%,卻使用了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化肥。過量施肥,造成土壤板結、地力下降和面源污染。
耕地品質下降,直接造成土地肥力下降,給農産品增産帶來巨大壓力。據農業部數據,2001年至2011年間,我國基礎地力貢獻率僅為51.1%。“目前,主要作物主産區耕地的基礎地力遠不能滿足當前農業生産需要,耕地基礎地力已經或正在成為高産量、高密度品種增産潛力發揮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農業部耕地品質建設與管理專家指導組副組長徐明崗説。
“雙保”並重提升地力
面對耕地品質狀況,我國開啟了由耕地數量保護向質、量“雙保”並重轉變的道路。“近年來通過大力推進土地整治,有效實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示範省建設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等,耕地生産能力穩步提升。”楊邦傑説,18億畝耕地紅線的內涵,必須包括耕地健康問題。
高標準農田建設有效提升了糧食生産能力。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安頭村主要種小麥,過去因為灌溉不便,收成時好時壞。開展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後,每40畝地就打一眼機井,溝渠涵林等基礎設施配套同時跟進。種植大戶劉傳義説,搞了高標準農田建設,地還是原來的地,但收穫高了幾成。據悉,“十一五”時期,全國共建成高産穩産基本農田1.6億畝以上,經整理的耕地平均畝産提高10%至20%。
土地整治是提高耕地品質的重要路徑。湖南、河南等糧食主産區這些年通過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不僅改善了種植環境,也有效改變了耕地品質,糧食畝産明顯上升;甘肅、青海等耕地品質相對貧瘠地區通過一個個土地綜合治理項目的實施,劣地變為良地。一些因地制宜改善利用土地的措施,也在各地推進。在一些荒山、灘塗地區,生態建設、特色品種和農産品加工休閒農業有聲有色。
隨著提升耕地品質對保障糧食生産能力的作用不斷發揮,提高耕地品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國務院日前批復的《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8億畝,畝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
綜合統籌還須加強
儘管這些年對提高耕地品質更加重視,採取的措施力度也逐年加大,但總體來看,我國耕地面臨的人多地少、土地粗放利用的兩大狀況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如何從根本上提高耕地品質、確保糧食安全與社會穩定,已成為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瀋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教授汪景寬説。
“目前,我國耕地品質建設與管理涉及國土、財政、發改、農業、水利等多個部門,工作相互交叉,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汪景寬説。在提升地力方面,由國土資源部牽頭的土地綜合整治、農業部牽頭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水利部牽頭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都對提高耕地品質發揮了積極作用,可如何綜合統籌、形成合力,把資金和力量集中發揮更大作用,尚需進一步探討。
耕地品質管理評價標準也亟待完善。早在1996年,農業部頒布了《全國耕地類型區耕地地力等級劃分》和《中低産田類型與改良技術規範》兩個行業標準。國土資源部自1999年在全國開展了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工作,歷時10年,全面查清了我國耕地品質等級及其分佈狀況,並於2012年頒發了《耕地品質等別調查評價與監測工作方案》。這些標準的建立,對提高耕地品質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標準制定不在同一部門,也給實際操作帶來了影響。
此外,耕地品質管理制度的建設步伐還需加快。我國《農業法》、《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對耕地品質管理雖然作出一些原則性規定,但操作性不強,企業違法成本低,特別是耕地品質誰來保護、如何提升及怎樣建設等,都還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
專家表示,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既是緊迫的現實任務,也是長遠的歷史任務。因此,必須從當下著手,著眼長遠,把推進節約集約用地、提高耕地品質和土地利用率抓緊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