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思考】郧文聚||敬畏耕地

添加时间:2021-03-16 作者: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研究员 来源: 重农评 添加人: 杨永侠

为什么都知道“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都知道“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都知道“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但是在实践中,为什么却经常发生耕地的乱占滥用、粗放利用、弃而不用的情况呢?

难道“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真的是摆设吗?

难道中国农民真的不再爱惜耕地了吗?

难道当代中国的耕地资源就必然是查不清、守不住,用不好、养不壮吗?


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我们应该怎样肯定和评价耕地资源的价值?

我们究竟能不能处理好人与耕地的关系?


image.png


人地关系紧张,在世界历史、中国历史上经常发生。人多了,就开垦耕地。就这样,草原变成了耕地,森林变成了耕地,湿地变成了耕地,荒漠也变成了耕地。可开垦为耕地的土地资源不够了,就致力于提高耕地单产。就这样,水稻单产纪录一再被打破,小麦单产纪录一再被刷新,玉米、土豆、杂粮单产记录也被一再提高。


人对耕地资源潜力的挖掘,真的是无止境的吗?

很遗憾,现代生态学的发展,给出了一个置信度很高,而又极其无情的否定答案。


其实,近一个世纪以来,一些智慧的人类大脑开始重新反思人与耕地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相信,应该从根本上否定人与自然相对立的思想,接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这既是一场生态革命,又是一场伦理革命。

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耕地资源的价值,重新认识耕地资源与人之间的关系。耕地资源不仅因人的利用而拥有价值,其本身就内含有固有价值。

耕地“吐生万物”的特性是其固有价值的本质属性,不因人类而独立存在。耕地资源的这种特性,引发了一种新的思考:人类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和肯定我们自身与耕地之间的关系?


当代中国,对人与耕地关系问题的回答,已经不是什么难题。几乎每个人都能给出正确的答案:人与耕地的关系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生命共同体关系。

image.png

然而,能够给出正确的答案,并不意味着问题的根本解决。《实践论》告诉我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并没有完成认识过程,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自我。这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正确的认识,还不能够落实到管理耕地资源的具体实践中,还不能够具体化到每一个管理者的自觉行动中,我们即使拥有了对这个难题的正确认识,也只能是朝着万里长征的正确方向刚刚迈出了伟大的第一步。


由此,能否做到像关心自己的健康一样关心耕地资源健康,就成为了一块试金石。关心我们人类自身的健康,可以是一种本能;而关心耕地资源健康,才是只有我们人类才可能拥有的一种高贵品质。


因此,敬畏耕地,不仅关乎我们人类的本性,而且关乎自然生命的本质。作为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普通一员,我们不仅应该懂得关心自己的利益、关系人类的共同命运,也应该懂得敬畏耕地,应当尊重自然生态的生命共同体本质。

image.png

对于耕地,我们不仅应该做到从先人手中把它完整地接过来,而且应该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它以一种更完美地的状况交给后人。与此同时,我们还得经常地拷问自己:我做对了吗?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体现了这一人类思想的巨大进步。从看齐意识的视角出发,上述讨论,也可以从政治上进行一番解读。在任何一个层级政治机关工作的同志,都应敬畏“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都该尊重中发[2017]4号文件精神,都要做到从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耕地,都须对标政治机关规范:我是一名政治合格的公务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