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角】郧文聚:“两个创新”协同驱动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添加时间:2021-06-24 作者: 来源: 添加人: 杨永侠

5月30日,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高质量发展与资源环境政策创新研讨会,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和自然资源制度创新等议题深入交流,共同探讨经济高质量发展资源环境政策创新的新方位、新使命。现将论坛嘉宾发言内容整理刊发,本期编发的是郧文聚研究员题为““两个创新”协同驱动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文章。


“两个创新”协同驱动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image.png

郧文聚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研究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既是破解保护与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更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土地资源不仅是经济要素,更是生存性资源,是人类社会存续和发展的根本,理应成为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一战略部署中的最重要一环。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必须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强化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提供全链条的高水平全面支撑。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理念引领下,全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需要突出三个重点。


依靠科技创新破解自然资源总量快速减少世界性难题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是事关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如果水和粮食的供应出现问题,人口的生存就要出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对生存资源应加以突出强调。自然资源总量快速减少将产生三大后果。一个后果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害。例如耕地的生物多样性问题。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一项工作,就是把土壤微生物的丰度做了一次调查,这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第二个问题是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东北、华北平原土壤退化、长江中下游农区土壤污染,西南地区的石漠化,西北地区荒漠化,这些都是自然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会影响到将来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个后果是公平正义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求我们更好地利用资源、更好地保护资源,也需要更好地去建设资源。怎样才能动员科技的力量破解这个问题呢?一是科技创新,二是消费转型,第三全球行动。关乎地球行星安全的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理性消费管理问题,是构建“源-流-汇”一体化的高质量保护管理和高水平利用自然资源的问题。遏止自然资源总量快速减少,必须推动科技创新和倡导理性消费的全面有序展开,通过科技创新,真正使经济发展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消耗的模式中解脱出来,以科技创新驱动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消费转型升级,逐步实现生存资源的可再生与经济资源的可替代。与此同时,需要进一步树立节约优先、理性消费的生活方式。诚如陆昊部长所言,当前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资源粗放利用问题依然突出。倡导合理消费模式,既是自然资源总量快速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情况下的形势倒逼,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优秀传统美德。

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自然资本存量增加

自然的丰富贫瘠和资本存量的多寡既取决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的本底特征,又依赖于人类使用自然资源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自然资本存量增加重视不足,没有很好地认识理解经济生产的过程实际上离不开自然生产的过程这一事实。应该通过科技和制度“两个创新”,不断开发利用新资源,优化配置已有资源,减少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损耗,从而多方位提升自然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推动自然资本存量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而不断扩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需要使用和消耗自然资源,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驱动能增强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自然资源的水平。依托科技创新带来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国土空间优化管控技术、生态保护修复技术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全面增强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开发利用、保护修复的科技支撑力量,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进一步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地位

要有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的地位应该进一步提升。只有大幅度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生产和生活的空间才能适度压缩,为自然的修复恢复提供更大的空间或者更多留一些“白”。在土地粗放利用、效益低下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以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为目标,以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为手段,探索节地技术、节地标准,引导土地立体开发利用,全面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战略并提升其政策地位。这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根本保障,也是创新引领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具体需要实现四项目标: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控建设用地总量;二是提升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三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四是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体制机制。
“两个创新”如车之两轮,只有深度耦合、协同发力,才能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在制度创新的具体保障下,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并落实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