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添加时间:2018-04-28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添加人: 杨永侠

编者按: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全党全社会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述摘编》共分7个专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书中收入259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7年9月11日期间的讲话、报告、谈话、指示、批示、贺信等8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许多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为方便各位读者学习,小编将分7个专题对精彩篇章进行连载。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二)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4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海南考察工作。9日下午,习近平在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高兴地戴上黎族群众递上的斗笠。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4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海南考察工作。8日下午,习近平在琼海市潭门渔港一艘渔船上向渔民了解出海捕鱼的劳动和生活。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大力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在海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2013年4月10日)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二〇一三年年会的贺信》(2013年7月18日),《人民日报》2013年7月21日

 

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的答问(2013年9月7日),《人民日报》2013年9月8日

 

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反过来,如果就是简单为了生产总值,但生态环境问题越演越烈,或者说面貌依旧,即便搞上去了,那也是另一种评价了。

————《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13年9月23日-25日)

 

单纯依靠财政刺激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增长不可持续,建立在过度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得不偿失。我们既要创新发展思路,也要创新发展手段。要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条条框框,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2013年10月7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440-441页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也就是我说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4年3月7日)

 

有人说,贵州生态环境基础脆弱,发展不可避免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发展要宁慢勿快,否则得不偿失;也有人说,贵州为了摆脱贫困必须加快发展,付出一些生态环境代价也是难免的、必须的。这两种观点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对立起来了,都是不全面的。强调发展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是对的,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敢迈出发展步伐就有点绝对化了。实际上,只要指导思想搞对了,只要把两者关系把握好、处理好了,既可以加快发展,又能够守护好生态。贵州这几年的发展也说明了这一点。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4年3月7日)

 

 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这是习近平来到女代表中间,同她们亲切交流,并表示,明天就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借此机会,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女代表、女委员及全国各界妇女同胞,致以节日的问候。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这是习近平来到女代表中间,同她们亲切交流,并表示,明天就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借此机会,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女代表、女委员及全国各界妇女同胞,致以节日的问候。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我说过,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4年3月7日)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我们强调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不是不要发展了,而是要扭转只要经济增长不顾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思路,扭转为了经济增长数字不顾一切、不计后果、最后得不偿失的做法。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4年3月7日)

 

坚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4日)

 

许多民族地区地处大江大河上游,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开发资源一定要注意惠及当地、保护生态,决不能一挖了之,决不能为一时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些,坚持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严格执行节能减排考核“三管齐下”,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保护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本钱。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9月28日)

 

11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调研。这是1日上午,习近平在平潭海峡高速客运码头登上“海峡号”客轮看望赴台的两岸旅客后离开时,向客轮上的旅客挥手告别(拼版照片)。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11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调研。这是1日傍晚,习近平在福州市军门社区同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老人们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要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跨越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

————在福建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4年11月1日、2日),《人民日报》2014年11月3日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可以放开手脚大开发、快发展。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难以承载高消耗、粗放型的发展了。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

————《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12月9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243-244页

 

从生态环境看,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严重,雾霾频频光临,生态环境急需修复治理,但环保技术产品和服务很不到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但差距也是潜力。总之,这些潜在的需求如果能激发出来并拉动供给,就会成为新的增长点,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日)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这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日)

 

12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调研。这是13日下午,习近平在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先锋村农业园草莓大棚,实地察看草莓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12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调研。这是13日下午,习近平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同科技人员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

————在江苏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4年12月13日、14日),《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5日


 1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云南昭通、大理、昆明等地,看望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深入企业、工地、乡村考察,就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这是1月19日,习近平来到鲁甸县小寨镇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看望受灾群众。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20日,习近平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亲切拉家常。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19日,习近平在鲁甸县龙头山镇,踏上废墟查看灾情。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19日,习近平在鲁甸县龙头山镇,踏上废墟查看灾情。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1月20日,习近平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仔细察看洱海边的生态保护湿地。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20日,习近平来到大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发展状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20日,习近平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昆明火车南站,详细了解工程设计和施工进度。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20日,习近平向独龙族群众代表询问民族特有生产工具使用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20日,习近平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昆明火车南站,详细了解工程设计和施工进度。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20日,习近平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亲切拉家常。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20日,习近平离开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时,同闻讯而来的村民们握手。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19日,习近平在鲁甸县龙头山镇板房学校,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代表和抗震救灾先进工作者代表。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1月19日,习近平在鲁甸县龙头山镇板房学校,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代表和抗震救灾先进工作者代表。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19日,习近平来到鲁甸县小寨镇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看望邹体富老两口。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19日,习近平来到鲁甸县小寨镇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走进邹体富老两口和孙子住的帐篷,询问家里吃饭、补助、收入等问题。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1月19日,习近平来到鲁甸县小寨镇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走进儿童活动室,同孩子们玩游戏。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19日,习近平离开鲁甸县小寨镇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时,同围拢过来的群众握手。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20日,习近平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昆明火车南站,详细了解工程设计和施工进度。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1月20日,习近平在仔细倾听两位独龙族妇女唱的民族特色歌曲。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1月20日,习近平在昆明亲切会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

————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5年1月19日-21日),《人民日报》2015年1月22日

 


3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省博鳌国宾馆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摄

中国的绿色机遇在扩大。我们要走绿色发展道路,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正在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优化能源结构,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推动重点领域节能。

————在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5年3月29日),《人民日报》2015年3月30日

 

5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年5月27日),《人民日报》2015年5月29日



6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调研。这是16日下午,习近平在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同村民座谈。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6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调研。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实训基地勉励学生加强操作训练、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提出的行动计划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在贵州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5年6月16日-18日),《人民日报》2015年6月19日

 

《建议》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2015年10月29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25页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2015年10月29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26页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全党同志一定要提高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2015年10月29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27页

 

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亚洲美好家园》(2015年11月7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11页

 

我们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我们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全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2015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9日

 

现在,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我国现有一千三百九十二个5A和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百分之六十以上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景区周边集中分布着大量贫困村。不少地方通过发展旅游扶贫、搞绿色种养,找到一条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相得益彰的脱贫致富路子,正所谓思路一变天地宽。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1月27日)

 

面向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2015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6页

 

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既要促进地区间经济和人口均衡,缩小地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距,也要促进地区间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缩小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间的差距。要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着力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2015年12月18日)

 

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住绿水青山要抓源头,形成内生动力机制。要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引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2015年12月18日)

 

城市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

《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20日)

 

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16页

 

各级领导干部对保护生态环境务必坚定信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20页

 

2月1日至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和驻赣部队。这是2月2日,习近平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给乡亲们拜年,祝乡亲们生活幸福、猴年吉祥。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2月1日至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和驻赣部队。这是2月3日,习近平在南昌市东湖区彭家桥街道光明社区书画室,接过一位小朋友现场书写的“福”字,祝大家都幸福。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2月1日至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和驻赣部队。这是2月2日,习近平在南昌接见驻赣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和建制团单位主官,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驻赣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向全体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新春祝福。    新华社记者 李 刚摄


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在江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6年2月1日-3日),《人民日报》2016年2月4日

 

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6年3月10日),《人民日报》2016年3月11日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要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自觉以对规律的认识指导行动。不仅要研究生态恢复治理防护的措施,而且要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等科学规律的认识;不仅要从政策上加强管理和保护,而且要从全球变化、碳循环机理等方面加深认识,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2016年5月30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12页

 

要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关于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批示》(2016年11月28日)

 

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李 涛摄


要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制造业绿色改造,引导实体经济向更加绿色清洁方向发展。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14日)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强做大绿色经济。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21日)

 

2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考察。这是23日下午,习近平在北京新机场主航站楼建设工地考察。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2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考察。这是24日上午,习近平在五棵松体育中心热情勉励青少年冰球和队列滑爱好者们。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是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体现,要贯穿筹办工作全过程。绿色办奥,就要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

————在北京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7年2月23日、24日),《人民日报》2017年2月25日

 

我们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5月26日)

 

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破坏了、环境恶化了,大家整天生活在雾霾中,吃不到安全的食品,喝不到洁净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居住不到宜居的环境,那样的小康、那样的现代化不是人民希望的。所以,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5月26日)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5月26日)

 

要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扎扎实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抓好。如果不重视、不抓紧、不落实,任凭存在的问题再恶化下去,我国发展必将是不可持续的。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5月26日)

 

我们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5月26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我国多年形成的产业结构具有高能耗、高碳排放特征,高能耗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工业用能占全社会用能的百分之七十,其中钢铁、建材、石化、有色、化工等五大耗能产业就占近百分之五十。改变这种状况,并非一日之功,但必须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我讲过,调整产业结构,一手要坚定不移抓化解过剩产能,一手要大力发展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这两手都要坚定不移,下决心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5月26日)


6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西考察。这是6月21日下午,习近平在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特困户刘福有家中察看扶贫手册。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摄


6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西考察。这是6月22日下午,习近平在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车轮车间考察。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在山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7年6月21日-23日),《人民日报》2017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