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自然资源管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添加时间:2018-09-20 作者: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添加人: 杨永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是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的总体目标、总体纲领和行动指南。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产品的主要来源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科学有效地进行自然资源管理十分必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和管理措施,提升了自然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需要继续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破解空间开发格局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自然资源保护不力、管理体制不顺等诸多方面问题。

  自然资源管理要注重与人口、资源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鉴于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不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强自然资源监管,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开发和保护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形成人口、资源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推行“多规合一”为契机,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基础,尽快出台统一、协调、权威的空间规划体系。城市化地区,要注重空间结构的优化、保证充足的生态空间、确保资源环境不过载。粮食主产区,要牢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功能区,要坚持保护优先,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升环境容量、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

  加大自然资源保护与节约力度,确保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难以恢复原有生态。针对重开发轻保护、重数量轻质量、资源利用粗放等突出问题,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力度,注重自然资源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还自然宁静、和谐、美丽。同时,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水资源节约、土地资源节约、矿产资源节约机制,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创新体系,降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能耗、物耗,推进自然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完善和落实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加强流域环境治理、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自然资源管理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自然资源绿色开发与有偿使用,着力细化自然资源管理方式。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自然资源的绿色开发是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的根本支撑。对此,要大力推进“三深一土”科技创新工程,加强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研究、推动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统一核算、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工程,坚持绿色开发并提高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同时,通过加大有偿使用覆盖面、丰富有偿使用方式、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收益分配制度和监管体制等措施,进一步发挥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的作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要担负起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所有者职责,对自然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并分类而治:管理公益性自然资源要坚持储存、保护、可持续发展为先,严格限制资产化经营,以资源安全为导向;管理经营性自然资源要坚持市场导向,加以行政干预,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自然资源管理要贯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加大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力度,系统恢复生态环境。党和国家赋予自然资源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职责,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承担起对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职责。将国土整治作为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抓手,注重生态系统的多重属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在整治中保护、在保护中整治。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运用系统工程思路,统筹治地、治矿、治水、治海、治山、治草、治林,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修复,切实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注重从源头入手,将生态环境修复的重点放在事前保护,以自然恢复为主,扭转生态恶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