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保护
不折不扣护好“中国地”
刘振国
春节临近,“吃什么”、“去哪吃”再度成为“中国年”的热门话题。既要吃饱,又能吃好,这不仅是普通大众的期盼,更是中央从战略层面的要求。
“中国碗”、“中国粮”、“中国地”,这是中央近期就吃饭问题关注的3个焦点。且不说一系列中央重要会议对粮食安全的强调,连习近平总书记也轻车简从,亲临“庆丰包子铺”,被外界解读为重视粮食安全的表现。依笔者看来,中央领导同咱普通老百姓想的一样,要吃饱,也要吃好,更要吃得安全。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中国地”是“中国碗”、“中国粮”的命根子。中央关于粮食安全的态度,概括起来,至少重申或者强调了以下重大认识:一是中国不可能过度依赖世界市场进口粮食,“中国碗”主要应该装“中国粮”,保证“口粮绝对安全”;二是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坚守,而且要越来越严格,更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三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公布的耕地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光有数量不行,更要强调质量,要严防死守“数”、“质”两条红线。
“严防死守”、“绝对安全”、“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用老百姓的话说,这些话已经说到顶了。笔者再加一个“不折不扣”,无论是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还是维护权益,都要不打折扣,真正落到实处。
以守为攻的改革方法论
余星涤
说起方法论,听上去好像过于“形而上”,离现实太远。但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探索中,方法论往往是赤手空拳的人唯一可倚仗的武器。“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改革开放30年间最耳熟能详的方法论。随着改革深入,这一方法论又演进为“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梳理近期与国土资源工作相关的改革举措,处处闪耀着底线思维的光芒。例如,要划定国土空间开发管制“生存线”,明确耕地保护面积和水资源开发规模;划定“生态线”,明确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各类国家级保护区范围;划定“保障线”,明确能源资源、重大基础设施、工业生产及生活居住用地。这些“线”其实就是底线。又如,新近提倡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这种“法不禁止即许可”的管理模式,也是底线思维的体现,比起大事小情都须经行政许可的模式,给市场和企业发展让出了更广阔的天地。再如,对各项改革推进节奏的把握,哪项改革该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哪项改革要充分研究论证,创造条件推进;哪项改革要加快推进、不等不看,底线思维都大有用武之地。
底线思维,看似是“退守”,实则是为了更加积极稳妥地“进攻”,为改革发展赢得更大空间。上边制定的政策再好,总归是原则性的。要在千变万化的实践中活学活用、创出一片改革新天地来,底线思维是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心怀敬畏呵护自然
毛志红
头上的雾霾,脚下的污染,大自然的“伤”已成为我们刻骨铭心的“痛”。人们对“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对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有了更多期待。曾几何时,人类不知不觉扮演了自然资源的开发者、征服者甚至掠夺者,换来了物质满足与经济发展,却也潜移默化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国土生态空间。大自然的惩罚,时刻敦促我们从体制、机制等深层原因反思,加快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步伐。
长期以来,我国对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林业资源等实行分类管理体制,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一个部门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和统一管理势在必行。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锁定三大要点:统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建立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2014年改革即将破题,不求“马”上成功,但求谋定而后动。
无论改革的步子怎么走,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呵护自然,这是维系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态度。我们期待,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能站在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出发点,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那扇门。
节约集约
节约集约,贯穿始终的法则
李伟锋
实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行动计划,这是国土资源部2014年的一个大动作,也传递出一个信号:未来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节约集约将始终贯穿其中。
源头,是做好矿产资源的综合评价。把握源头,首先应夯实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在这里,武警黄金部队转型的作用将不可估量,它不仅可为调查提供强大的科技与人才支撑,其相对稳定的工作区域与饱满的工作量,还将推进深入调查。
关键,是重点区域和紧缺大宗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摸清矿产资源家底,是综合勘查的使命。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经圆满完成3年目标、重要金属矿产找矿取得重要成果的大背景下,如何鼓励和引进各类资本投入,为5年的重大突破目标迎取开门红,这是今年的重头戏。
根本,是政府放权,让市场真正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如何从管理层面,优化勘查开发市场结构、建设完善的矿业权市场,从而培育真正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主体,是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四化”同步推进的路上,矿产资源的紧约束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课题。期待更多的利好因素纷至沓来,充分利用市场与经济手段,让节约集约真正贯穿于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让全社会真正用好宝贵的矿产资源。
4万亿元“超大红包”的内在逻辑
李军晶
这几天,李娜澳网夺冠创历史的消息成为各大媒体头条,而关于她“疯狂一月进账近1500万元”的报道也吸引了众多眼球。相比之下,另一个数目更大的创纪录收入则引起了业界更多的关注:财政部公布的2013年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去年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收入4.1万亿元。这一总额刷新了2011年3.15万亿元的历史纪录。
显然,4.1万亿元对地方政府来说不啻是一个“超大红包”,也使一些地方对马年土地市场有了更多期待。其实,这一纪录并不意外。一方面,它是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深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去年房价上涨,一些供求矛盾突出的地方加大土地供应尤其是住宅用地供应,以缓解市场压力,而开发商在观望过后恢复信心,大手笔拿地。
当前最重要的是,既不能纠结于这个所谓新纪录而导致改革迷失方向,也不能躺在“土地财政”大饼上自得其乐,从而错失改革良机。应该认清前进方向,继续坚定地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完善土地租赁、招拍挂出让制度,“盘活存量、严控增量”,短期内继续适当增加热点城市住宅等生活用地供应,中远期则应严格划定城市边界以限制其粗放式扩张,探索差别化的行业用地政策和标准。同时,严格实行土地出让收支两条线,使之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这个4.1万亿元的“超大红包”花在明处、用得合理。
扩大舞台,让农民“马上有钱”
李 响
2013年,深化改革的利剑悬在头上,国土资源领域内的改革奋马扬鞭。其中,农地改革领域逐渐引入金融元素,一步一个脚印,让人颇为振奋。
去年2月,银监会发文表示,支持在法律关系明确的地区,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农房等抵(质)押贷款业务;10月,全国首支土地流转信托计划正式成立,宣告“信托公司参与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破冰;此后不到一个月,“北京信托土地流转信托计划”出炉。金融元素的引入,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资产化的跨越。说白了,就是农民手中的土地和房屋值钱了,可以将资产揣在兜里到处走了。一年内实现这么多的突破,并不容易。
事实上,早在2010年7月,金融界相关部门就联合发文,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金融机构配合当地党政部门,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房用地制度改革,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但之所以不为广知,皆因推进得并不顺利。
农地改革与金融元素慢慢融合的探索,可谓小心翼翼。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的表述,以及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深入推进,更坚定了人们的信心。
眼下,农民手中的土地、投资者手中的资本、专业公司手中的技术是三把宝剑。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将这“三剑合璧”,一直是当前农村土地改革中的老大难问题。金融元素的逐渐融入,无疑为破解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办法。
2013,金融元素在农村土地改革中表演的舞台在扩大;期待2014,这个舞台继续扩大,让农民“马上有钱”。
维护权益
保护农民权益,莫漏整体性
叶红玲
土地增值收益能否合理分配,是关系农民土地权益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目前,政府对这一问题的框架性思路已很明确:合理确定一个国家、集体、农民个人对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比例,突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然而,这一思路要真正落地,依旧相当困难。从本质上看,土地增值收益与农民个体的创造无关,主要源于政府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等带来的土地用途转换,收益量大小则取决于当地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农民更多是因地域所在而获利。
从整体上看,土地出现增值收益的状况涉及的只是少数人,主要是城市近郊的农民,尤其是那些因历史原因被划入城市圈,却又尚保留集体土地性质的“城中村”农民。而地处偏远的大多数农民本该拥有与城市近郊农民同等的土地财产权利,但其因享受公共资源的途径更少、贫困程度更高而无法实现。这种土地增值实现机会的不均等,使大部分农民的土地权益无法实现。
因此,在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上,应结合整体农民的权益实现及利益均衡状况来统筹把握,综合考虑土地与财政、税收等的总体设计,从根本上维护好整体农民的土地权益。否则,将容易造成更大的不公,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生态权益,更是群众的命根子
周飞飞
在许多社会目光中,群众权益最主要的代名词就是土地、矿产等资源权益。其实,在生态环境问题良多的当今,生态权益更是群众的命根子!
进入2014年仅仅20余天,北京等多地已迎来了数个雾霾蓝色预警。雾霾,狠狠地刺激着民众的环保神经,也为各级政府予以当头棒喝。或因如此,在今年各地两会中,整治雾霾成为焦点话题之一。雾霾看得见,水和土壤污染以及生态系统的失调,则隐蔽得多。由此孕育的种种损坏群众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有毒有害因子,更是悄然滋生、无孔不入。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每一个老百姓最基础、最不可撼动的根本权益!
维护群众的生态权益,国土资源部门义不容辞。多年来,国土资源部运用地质科技为防治污染、合理布局产业和保障城市安全发展而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组织或参与实施了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国情调查,构建了地下水监测监控体系,研究建立了土壤修复的技术体系和科研基地,大力推进了以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促环境改善的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工程和绿色矿山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并不是矛盾冲突的,两者完全可以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如今,我们正站在“新一轮改革元年”的起点上,相信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也将为维护群众生态权益做得更多。
做好“最重要的群众工作”
冯培丽
2013年以来,姜大明部长关于群众观点的一系列表述,以朴素的道理、精彩的表达,一次次打动国土资源人的心。2014年初,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观点“土地工作是最重要的群众工作之一”,给国土资源工作铺垫了浓浓人文底色。
土地,就在我们脚下,其幅员之大、承载之重、赐予之多,堪为“集大成者”。土地是命根子,亘古不会改变。在乡间,祖祖辈辈以来,只需对土地稍加侍弄,种子就会开花结果,生活就能衣食无忧;在城市,土地承载起巨量的经济社会活动,托起一个个现代化都市和一个个城市家庭的现代生活。土地无私馈赠的,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价值,还有道德、文化层面的丰厚、宝贵的内涵,而其姿态之低,永与人民群众在一起、相依托。
土地给我们很好的示范——应该用怎样的姿态来守护它,群众的位置应该怎样摆,在国土资源的守护中如何像土地一样俯首甘为孺子牛?特别不能忘记,姜部长叮嘱的“要牢记”:
得罪谁都不能得罪老百姓,算计谁都不能算计老百姓,在土地问题上引发群众不满意,多数都是因为算计百姓造成的;出现矛盾时不要轻言群众不听话,而要看看我们有些干部是否不像话,因为即使一些工作合法合规,但如果作风粗暴、态度生硬,结果也会好事做坏、适得其反。工作做得好,群众得实惠;工作出偏差,群众利益就会受损害。
为民、务实、清廉,是国土资源工作价值的高昂风帆;维护群众权益,是深化改革、政策制定、征地拆迁等各方面、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心尽力,国土资源队伍才能稳稳挑起民生大任。
(本版所有作者系本报记者)